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乘客称乘车礼仪广告像教育孩子 缺乏幽默感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1月10日13:27  新闻晚报

  □晚报记者 王建慧 报道

  乘客乘自动扶梯自觉靠右站立,被圈出后打勾;乘客不慎将物品掉入地铁轨道后擅自跳下去捡,被圈出打叉……这样的礼仪广告经常会出现在地铁站台的液晶电视屏幕上。

  昨天有乘客向本报反映,虽然广告内容没有错,但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地铁广告相比,“说教式”的直白就像在教育小学生,缺少幽默感,希望2011年上海地铁能出现让乘客会心微笑的礼仪广告。

  打勾打叉指明行为对错

  昨天记者在7号线大华三路站站台的电视屏幕上看到,一名男乘客从楼梯冲进列车车门后,画面“戛然而止”,该乘客被圈出来,并打上了一个“×”,然后,屏幕又倒退,将那名乘客“退回”到站台上候车。同样,有乘客挤在车门口,导致车门无法关闭,也被圈出打“×”,说明做法错误。

  当屏幕上出现乘客站在车门前等待乘客下车后再上车时,也被画了个圈,然后打上“√”,表示先下后上做法正确。

  乘客对该广告褒贬不一

  对于这样的礼仪广告,乘客有何感想呢?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乘客,对此褒贬不一。

  “用打勾和打叉来表现属于就事论事,告诉乘客对和错,只起到告示作用,缺乏创意。 ”在南方广告公司工作的资深广告人夏伟表示,上海有几千家广告公司,光做线上(创意)的团队就有好几百家,肯定能做好,“创意是广告的灵魂,一则有深度、有内涵的广告能令人过目不忘,终身受益,同时也能提升城市的形象。 ”

  不过,也有乘客表示,这样的广告经常能看到,而且一看就懂,没什么不好。

  上海地铁广告缺乏幽默感

  “上海地铁里的礼仪广告越来越多了,但直白的表达方式看了让人很不舒服。 ”身居海外的吉先生认为,其实这样的广告没什么效果,构思太直白,就像大人指着孩子的鼻子训话。他特别留意过东京地铁的礼仪广告,与上海的广告相比,少了“说教味”多了“幽默感”。

  “同样是批评不文明的乘客行为,东京地铁的礼仪广告很有趣。 ”吉先生举例说,画面中一男性伸展双臂,向前跃起,上半身探入即将关闭的车门,活像潇洒的自由泳健将,海报上方打出一行文字:“请您在海滩练习吧”,幽默地批评了为赶时间而扒车门的乘客;候车乘客正奋力甩去长柄伞上的水滴,动作很像高尔夫球手,广告文字则是:“请您在球场练习吧”,风趣地提示乘客,雨天更要文明乘车。

  同样,一名高大男子堵在车厢门口,成为其他乘客的下车障碍,列车到站后,该男子首先下车,等乘客都下完后,他又上车回到车厢继续乘坐,此时人们纷纷伸出大拇指,广告文字是 “请您协助其他乘客顺利上下车”,画面上方则写着“请再来一次”。

  “这两年上海地铁的硬件发展很快,但似乎缺少让人会心微笑的礼仪广告,期待2011年里会有所变化,能够多设计一些寓教于乐、让乘客‘微笑、思考、反省’的有趣广告。 ”吉先生表示。
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更多关于 乘车 礼仪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